汉服的形制有哪些,汉服衣裳制指什么


汉服是什么?基本形制都有哪些? 汉服的形制主要有“深衣”制(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)、“上衣下裳”制(上衣和下裳分开)、“襦裙”制(襦, 即短衣)等类型 。 其中, 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;袍服(深衣)为百官及士人常服, 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。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, 下穿长裤 。
扩展资料汉服, 全称是“汉民族传统服饰”, 又称汉衣冠、汉装、华服, 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(明末清初), 以“华夏-汉”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, 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, 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, 是中国“衣冠上国”、“礼仪之邦”、“锦绣中华”、赛里斯国的体现, 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。
与汉人一词类似, 汉服中的“汉”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 。 如《马王堆三号墓遣册》关于“汉服”最早的记载:“简四四‘美人四人, 其二人楚服, 二人汉服’”中的“汉服”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, 即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里的冠服体系 。
参考资料:

汉服的形制有多少?(最好有配图) 汉服主要有三种形制 。
一、衣裳制
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。 衣裳制是汉服根本形制之一 。 不管是襦裙还是袄裙, 齐腰还是齐胸, 交领或是对襟 。 都是上衣下裳制 。 领型, 袖型, 内穿, 外穿实际上只是款式的区别 。
二、深衣制
周朝开始崇尚深衣 。 只要上下连体, 不论分裁、通裁、有摆、无摆、开衩、不开叉, 各种领型与袖型皆为深衣制 。 深衣只是深衣制中典型款式 。
三、衣裤制
在一个综艺节目上有一个汉服介绍环节 。 主持人说汉服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节奏, 因为不方便行动劳作 。 确实不管是在各类影视节目中, 还是现在汉服同袍的日常穿着中 。
宽袍大袖, 广袖飘飘是主流 。 然则几千年的农耕文明, 农民永远是人口基数最大的 。 方便行动劳作的衣裤制才是穿着面最多最广的汉服 。 由于衣裤的便利, 衣裤也是古代军士主要的戎武服装 。
汉服文化内涵相关介绍:
汉服是从“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”的衣裳发展而来 。 古老的天子六服、王后六服、儒服、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, 沿袭四千多年 。 冕服是汉服的根源, 也最能体现“绝地天通”的华夏信仰, 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, 与天地交通的吉服 。
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仅象征天之大数十二, 也分别代表乾坤天地、三辰五行之天道, 以分别代表了汉服的两种基础服制——衣裳制和深衣制 。

汉服的五种形制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。 从形制上看, 主要有"上衣下裳"制(裳在古代指下裙)、"深衣"制(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)、"襦裙"制(襦, 即短衣)等类型 。 其中, 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;袍服(深衣)为百官及士人常服, 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。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, 下穿长裤 。
汉服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、右衽, 不用扣子, 而用绳带系结, 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。 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。
汉服男装的式样基本有两种:
1、自古传下来的大襟、右衽、交领、宽袍大袖、博衣裹带那种(秦汉服饰为代表), 延续了商、周(春秋战国)、秦、汉、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, 并影响了日本、朝鲜等国 。 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就是这种 。
2、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(唐太宗李世民所穿)延续了唐、五代、宋、元朝、明, 并影响了日本、朝鲜等国 。 常见的宋太祖、明太祖画像中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 。 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。 注意这种圆领袍衫也是右衽的, 在右肩附近用圆形小扣系紧 。

推荐阅读